8月23日上午,北京荣唐连环画博物馆携手中国现代文学馆,在“流动博物馆”第七站蓝色港湾商圈,以“剪纸+连环画”的创新形式,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艺术之旅。活动特邀非遗剪纸传承人、连环画大师杨永青先生之女杨莹莹女士现场指导,带领10余组亲子家庭用剪刀与红纸“剪”出经典连环画《小兵张嘎》中的英雄形象,以传统艺术献礼抗战胜利80周年,让红色基因在巧手翻飞间薪火相传。
活动伊始,北京荣唐连环画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以“连环画里的抗战记忆”为主题,向现场家庭讲述了《小兵张嘎》的创作背景与历史意义。
随后,杨莹莹女士登台,以“剪纸中的英雄叙事”为切入点,展示了她为本次活动特别设计的《小兵张嘎》主题剪纸图样——头戴草帽、手持木枪的嘎子,眼神坚定,身姿灵动,将连环画的动态美感与剪纸的镂空艺术完美融合。“剪纸不仅是技艺,更是情感的传递。”杨莹莹女士一边示范,一边向孩子们讲述父亲杨永青与连环画的故事,“希望你们用剪刀剪出心中的英雄,让传统艺术记住历史。
”在杨莹莹女士的指导下,亲子家庭围坐桌前,手持剪刀与红纸,开启了“剪英雄”的创作之旅。从勾勒轮廓到镂空细节,从折纸技巧到对称美学,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,将连环画中的二维形象转化为立体剪纸作品。
“我剪的嘎子要拿着红缨枪打鬼子!”8岁的乐乐举着未完成的剪纸兴奋地说。一旁的母亲笑着补充:“孩子回家后一直追问我抗战历史,这种‘边做边学’的形式比书本更生动。
本次活动突破传统场馆限制,将红色教育与非遗体验带入城市商圈,吸引了数百名市民驻足参与。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连环画与剪纸都是承载集体记忆的文化载体,二者的结合让红色教育更贴近大众,尤其是青少年群体。”
红纸虽轻,情意千钧
活动尾声,孩子们手持自己剪出的“嘎子”作品合影留念,一张张笑脸与鲜红的剪纸交相辉映,成为这个夏日最温暖的记忆。
“从连环画到剪纸,从场馆到商圈,我们希望通过‘流动博物馆’的形式,让红色文化‘动’起来、‘活’起来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联合社会力量,推出更多‘艺术+教育’的跨界活动,让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。”